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9|回复: 0

【IUCSSA】视角十一月刊 | Discover 高级数据分析师 - 宣浩东:不断提升自己以跟上时代步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9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OVEMBER

  ARTICLE

  IUCSSA CDA

  2023

  十一月

  视角月刊
  PART

  01

  嘉宾介绍
1.jpg
  本科毕业于印第安纳⼤学,获得会计 (Accounting) 、⾦融 (Finance) 和 商业分析 (Business Analytics) 三个主修学位以及数学 (Mathematics) 副修学位,在校时曾任中国学生会主席。后以4.0 GPA 毕业于哥伦⽐亚⼤学的应⽤分析 (Applied Analytics) 硕⼠;现专注于数据方向,任 Discover 的⾼级数据分析师。

  PART

  02

  本科

  01

  您为何会从江南大学转到印第安纳大学呢?

  从江南大学转到IUB是我个人的一个选择,可能跟职业选择的联系较少。契机是与UC Berkeley一位教授的交流:

  1)虽然原计划是去读研,但教授觉得我如果想在美国长期留下,最好本科过来

  2)同时当时有一个可以转学到美国的中美政策,我便考了托福、申请了学校、转了学分,中途来到美国读书。最后我在IUB也上了四年,跟正常上大学没有区别。

  您对大一新生选专业有哪些建议呢?

  因为选专业需要去摸索,所以个人兴趣更重要一些。作为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大学生,同学们很难立即确定未来的专业。其中商业预科(Pre Business)的学生有非常好的选择机会,因为同学们可以在修几门 Kelley 专业课的同时也上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比如说数学,或者如心理学的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课程。在这过程中,同学们可能就会发现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向。

  如果更倾向于就业,数据和计算机专业较好。金融和会计在美国就业的难度相对较高:我通过面试发现他们对口语的还有建立人际(Networking)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总体来说,同学们慢慢积累之后再决定专业是一个较好的策略。

  02

  03

  毕业于四个主修(major)和一个辅修(minor)为您带来了哪些优势呢?

  我在国内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到美国后才转到商科;这两个专业也对我未来向数据(Data)发展做了铺垫。

  1)选择数学作为辅修是因为我转来了许多之前计算机的学分,不想放弃这些数学知识;另外我觉得数学可以提高我对数据的经验。如果未来想要往数据方向发展,这些数学知识对建立模型(Modeling)会非常有用。

  2)选择金融和会计是因为刚进来很多同学都愿意双主修(Double Major)这些专业,120多个学分很好完成,同时可以满足 Kelley 的要求,所以我选择了金融与会计。

  其中我觉得会计比较单一些而且需要背很多东西,所以可能不是很喜欢。金融就挺有意思的:当时我在金融中学了财务建模,发现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财务建模(Financial Modeling),也就想往建模(Modeling)发展。这让我觉得更需要一些数据方向的知识储备,同时觉得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会给予我更多多方面发展的机会,再加上一些跟教授(Professor)的聊天经历,我便确认了商业分析的方向。

  您认为在本科期间参加包括CSSA在内的许多校园活动为您之后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方便?

  本科多参加校园活动是很有益的:1)首先可以通过认识更多的朋友建立人际关系(Network)

  2)同时也会帮你懂得如何交流与合作,在未来工作中给予你帮助。比如因为与美国人接触较多,我便更了解他们的交流与处事方式,这也提供了现在与美国同事相处基础。

  在CSSA这样的社团,应当认识更多的朋友。像在CSSA这样社团里认识的朋友,因为经常一起工作、举办活动,关系会更好、有更紧密的联系。同时因为他们未来也会找工作、创业,你们可以互相分享你们的求学经历以及自后的创业经历。通过这种人脉的交流就会了解到很多,比如我对国内外各大厂还有不同的专业了解到便是这些朋友带给我的。

  最后,如果是希望本科毕业后立马工作的,大二暑假开始你可以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习经验的积累,为之后找全职工作做铺垫。因为除非你要创业,这些(社团)经历在找工作时不会给你提供很大的帮助;我在研究生阶段也是将重点放在找工作。

  

  04

  05

  您推荐同学们使用哪些学校资源呢?

  Kelley 有很好的资源:

  1) 建议多去Kelley免费改简历,到了其他学校读研,便没有了这么好专门帮改简历的服务

  2) 其次可以去Career Fair;虽然很多公司都不招国际学生,你可以在大二的时候去参与了解一下,见见世面,知到社会竞争有多残酷。招国际学生的那几个公司队伍排的是最长的,你可以去问一问了解了解,但最后还是取决于自己在网上去挖掘这些职业。我很多实习都是在领英(Linkedin)上找到的,校园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实际还要靠自己。

  在数据分析方面,请问您有什么推荐大家学习的技能吗?

  我是从大三开始准备数据分析的, 也在我的领英可以看到我的一些 Coursera 证书。因为 Kelley 的写码(coding)方向并不强,大家可以使用 Datacamp 或者 Coursera 增强自己写码的能力。

  如果想做数据(Data Analysis),SQL、Python、以及 Tableau 是最关键的。同时如果想往数据工程(Data engineering)或数据科学(Data science)发展,除了基本的编码(Coding),还需要增强数学能力并了解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或数据架构一些更复杂的知识,这可能需要读研来进一步学习。

  目前来讲,如果想在Kelley朝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stic)发展,可以优先选择 Tableau 来做数据可视化,或者选择比较强大的 Python:既可以建立模型又可以做数据可视化。其次 SQL作为数据库输入和提取的必备语言,基本所有和数据有关的职位都对此有要求。

  06

  PART

  03

  申研

  01

  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在本科毕业之后立刻开始了硕士阶段的学习?

  选择直接读研是因为我想往数据(Data)方向发展。我有想过往数据或金融发展:但我发现金融的本科在美国不是很好找工作,同时类似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的经历也不足以支持我去做数据方向的工作,所以便选择了继续深造;大部分中国学生也比较倾向一口气读完再去工作。

  您推荐本科毕业后工作一段时间再去读研还是直接读研呢?

  如果你在本科毕业时有一个稳定的工作,那工作一两年后去读研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你会有更多经验从而更清楚想要申请的方向。比如你学金融(Finance)却发现并不喜欢投行的实习,那就可以在申研时考虑其他方向。

  同时看个人节奏:

  1)如果你没有准备好直接就业,那可以选择继续深造

  2)你现在的经历足以找到一个很好的工作,那就可以重点考虑工作。

  02

  03

  您从哪些方面对申研进行的选校呢?

  当时选校因为想增强数据(Data)方面的一些技能,就基本都选了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或是数据科学(Data science)。

  总体而言,我认为选择排名更高或是更有名的学校更加重要

  1)首先国内会比较重视学校排名而不是专业排名;如果你之后在这边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回国的话排名较高的学校也会带来一定便利。

  2) 同时不管在哪所名校,尽管他们的专业排名可能不算靠前,都会给你带来一定的提升,因为研究生实际更多的是自己提升自己。

  您在申研方面有哪些经验分享呢?

  申研方面,首先 GMAT或是 GRE 这些还是比较重要的。同时很多人的文书可能会选择中介,但你也要在文书上花百分百的精力,将自己的想法注入、让它有一些灵魂。找工作时要竭尽全力的去改简历和准备面试,这两个都会花费很多时间,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同时走两条路而是选择一条坚持走下去。

  04

  PART

  04

  实习

  01

  您认为校内经历和参加的实习项目与工作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1)校内经历对于处理同事关系和建立人际关系(Networking)都有一定帮助;实习项目在面试时可以用来分享故事,例如你曾怎样帮助公司提升效率或是帮公司省钱,使公司对你更加了解。

  2)工作更偏向实际运用,会学很多新东西(大部分公司都会在入职初期进行培训),需要更多的去跟团队交流和了解他们的需求。

  您能够否分享一下本科时的实习经历?

  大一时,我并没有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但因对Kelley感觉较好,所以读了商科。之后我选择了通过实习去印证对商科的兴趣:大一时主要参加了志愿工作,了解了个人收入税 (personal income tax) 类的工作,发现并不感兴趣。因为学习金融 (Finance),同时也想往投行发展,所以大三便回国在一家管理 (management) 公司做房地产投资有关的工作。主要了解了公司是如何运营,如何拓展业务, 内部如何做预算 (budget) 等,之后发现我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

  02

  03

  您认为参与多样化的实习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什么影响吗?

  多段、多方面的实习会在探寻未来职业上有所帮助:让同学们更加清楚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个岗位。

  同时在每个阶段都要不断的去学习和提升自己。时代的趋势一直在变,你在做的东西也在变,比如现在的趋势是数据(Data),而过去的趋势是计算机 (Computer Science)。我之前加入的一个公司有时候也会上内部的网课;如果一段时间不提升自己的话会发现与时代步伐脱节,所以一定要不断学习。之后我觉得自己编码(Coding)方面还有待提升,便选择再读一个非全日制(Part time)研究生。

  请问您对实习的公司,项目,时间段有什么建议吗?

  一开始我也处于迷茫阶段,有时候在网上传简历,或者在学校资源里找。

  1)Kelley的网站(Handshake)

  2)一些如领英(Linkedln)这种就业平台都可以尝试投一下,当做练习面试的一个方式。

  至于推荐在哪实习,得看个人:如果以后想回国发展的话,其实国内大厂实习更好一点;如果想在美国找工作,就需要一些在美国实习的经历。因为我本人是研究生的时候决定留下在美国工作,所以我也找了一些在美国这边数据方向的实习,以此提高我的背景。

  至于哪些途径能找到好的实习,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广撒网。我投的简历比较多,大概有两百多份。一开始会有一个静默期:就是一直在投简历,但是没有收到任何的反馈。但在一个月左右,就会有一个爆发期, 会有非常多的面试邀请你。再过一个月,可能才能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实习。但是大家不用害怕,多去投简历,一定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反馈。

  04

  PART

  05

  求职

  01

  您在求职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以及是怎样解决的?

  有段时期可能面试和机遇都很少比较迷茫,这时候和朋友互相监督与支持,一起坚持朝着目标发展效果会更好。求职初期遇到的问题很难直接解决:

  1)一定不要害怕前几次的失败,之后积累经验会更好的掌握节奏。

  2)每次面试完都可以尝试总结一些问题,对之后的求职帮助非常大。

  我建议在工作初期先去小公司

  1)它会给你提供较好的练习机会,而且就算没有申到也不会很难过。

  2)它面的人少所以面试会问你更多详细的问题;反之大公司面的人比较多,问题都较普遍和笼统。

  您认为在国际生的背景下成功在大厂留美,是哪些优秀的品质或是一些特色使自己突出于其他竞争者?

  求职中努力和机遇都是非常重要的:对国际学生来说签证是主要的问题,尤其疫情期间很多公司不太愿意招国际学生。

  1)可以尝试广撒网,给自己定目标每天要投多少封简历、要刷多少道题,按部就班的来就会发现慢慢有很多实习和面试开始找向你。

  2)一定要坚持不懈,只有百分百努力才能在碰到一个好的机遇的时候抓住它。

  02

  03

  有什么技能在未来申请工作阶段起着很大作用的呢?

  在会计以及金融这些方面发展是需要考证的,比如注册会计师 CPA 和特许金融分析师 CFA。在金融和会计方面,可以注重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再加上考一个证来证明自己的背景。

  同时大家会发现实习跟课堂所学的知识差别较大,所以我的建议还是在大三的暑假去找一个金融或会计的实习,增强实际运用的能力;如果想往数据(Data)方面发展, 就大三暑假去做一个数据(Data)方面的实习。

  PART

  05

  更多信息
  发展与校友资源部门(Career Development and Alumni Department)致力于为B-Town地区华人及学生学者提供未来职业规划的丰富资源平台,成为学生与校友,企业连接的桥梁,以及通过内部相关求职培训来提升未来职场的竞争力。具体职能包括向学生推荐求职机会,协助企业进行校招,为IU学子扩大人脉网络,个性化地帮助同学找准职业定位,提升申请质量及录用可能性。

  文案编辑:黎芮宁,倪振翔,王镥楠

  责任编辑:谭志成,陈亦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